70年代出生的人注意了!50歲過後要學會「峰終定律」 「做到以下4點」過好後半生

人生就像拋物線,按照「人生百年」的定論,到了五十歲,就處於拋物線的最頂端。

此刻,有人因為碌碌無為而悔恨,有人因為享受了追夢的過程而快樂,有人已經賺得盆滿缽滿,還有人不知道下一步何去何從...

恰好處於五十歲年紀的我們,再往後,就要順著拋物線下坡了。

如何安度餘生,是擺在面前的一個大問題。

行為經濟學家卡尼曼和特韋斯基經過研究發現,人們對體驗的記憶不是很客觀,通常由兩個因素決定:高峰時、結束時的感覺。這就是「峰終定律」。

結合50歲後的人生來看,過去的一切,促使自己走向人生的高峰;未來的一切,促使自己走向結束。

Advertisements

人生好不好,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感受。

若要餘生幸福,改變自己對人生的理解、外物的體驗,就可以了,而不是盲目追求地位、金錢等。



01

記住過去的美好,儲蓄幸福。

小時候的我們,由於過去的社會環境,多半家庭條件不會到非常好。

從幾歲開始,就要跟隨父母,插秧、割稻子、砍柴、餵豬、割草等,就是大冷天,也要去放牛,讓人很是痛苦。

當然,我們也會在村口和學校的空地上,踢毽子、跳皮筋、攻城等。

上學路上,一路小跑,汗流浹背。

背米帶菜上學的日子,一晃而過。比較今天的孩子,似乎我們吃夠看苦,在小院裡,小手凍傷了,也沒有人關心幾句。

夏日很熱,難受的是,還得去搞雙搶;歡喜的是,可以在綠蔭下,吃西瓜,或者在有陽光的下午,跳進村口的小河,游泳一次。

Advertisements


走出校門,很多同齡人,開始去打工。

打工的日子,要工作十幾個小時,並且沒有周末。這日子,似乎是熬過來的,讓人心有餘悸。

在農村混的人,就更難了,種地的收入,也許只夠溫飽。後來也發展養殖,一年如一日。

Advertisements

人到中年,成家立業,經濟條件好了一點點,但是孩子要讀書,老人要養老,自己有車貸房貸,這日子真難受。

最可怕的是,有的人,離婚了,自己帶著病痛。

到了「五十知天命」的今天,還有很多人要打工,這苦日子,似乎沒完沒了。

離婚的,一次婚姻都沒有的,病痛不斷的,窮困潦倒的,這些狀況,令人措手不及。

有人說:「童年是美好的,那時候苦,但是很快樂,無憂無慮。」

有人說:「1970後,是世界上最苦的一代人。」

人在頂峰,對於之前的一切,可以定論為「幸福、痛苦」。定論的人是你,定論的理由,也是你自己找的。

聰明的人,懂得取捨,把痛苦捨去,把快樂留下來。

回憶那一口老井,想起那一陣晚風,記住飛到手裡的螢火蟲,走再遠,也會想到母親在門前的一聲呼喚。

Advertisements

想一想所有的苦都熬過來了,這是何等慶幸。

痛苦就像一塊新鮮的牛糞,明知很臟,你還要去踢一腳。什麼都不做,從容走過,不就對了。

示意圖來源:聯合報


02

自然走向老年,少去折騰。

匆匆走過半生,歸來不再是少年。

人生的頂峰,終將要過去,未來的我們,終將是一位老人。

如何抓住未來的幸福,你得未雨綢繆,更要有辯證思維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