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人離世!「不流淚 不悲傷」的人 不是無情無義「多半是這幾種人」很心酸

01

《蘭亭集序》里寫道:「死生亦大矣,豈不痛哉!」

這一生,除了生死,剩下的都是「擦傷」而已。

平時,遇到一點點傷痛,自己站起來,忍一忍就好了。但是在生死關頭,也不能保持不動聲色的狀態,就有些詫異了。

認真琢磨一番,你就會發現,親人離世之前,有些人不流淚、不悲傷,他們不是無情無義之人,而是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。


Advertisements

02

第一,需要安排親人後事的人,逼著自己忍住悲傷,不能亂了方寸。

春秋時,孔子過世前七天,學生子貢來看望他。

孔子說:「賜啊,你為什麼來得這麼遲呢?從前夏朝人死了,把棺材停放在大堂的東階上邊要如以主人之禮來對待他。而周朝的人是把棺材停放在西階上邊......」

很明顯,孔子認為人生的大限快要到了。對於後事,有所提示。

孔子過世時,弟子們不知道用什麼禮儀來安葬。子貢認為,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」,應該按照父子的禮儀。

子貢在孔子的墳墓旁邊,修建了小屋,住了六年。而其他的弟子,多半是住了三年。

老人過世的時候,按照風俗,很多地方在靈堂上,寫上「當大事」三個字。可是,誰來「當大事」呢?多半是家庭里的頂樑柱。

以此可見,作為家庭的頂樑柱,不能過分悲傷,要考慮到之後一段時間的事情安排。就像子貢一樣,自己應該做什麼,大家應該做什麼,表達得清清楚楚,這樣的話,大事才不會亂套。

Advertisements

03

第二,一直陪護親人的人,做到了問心無愧,內心很淡定。

我的同事老李,在母親過世之前的兩年裡,多次請假回老家,陪伴母親。

母親有病痛的時候,他任勞任怨。如果他的工作很忙,就會讓妻子代勞。

老李的母親活了八十九歲。過世之前,顯得很安詳。

老李說:「母親走了,也算是滿意了。」

作為老人,看到兒女孝順,兒女的家庭和睦,就會放心離去。畢竟,一代新人換舊人,一代更比一代強,這是做人的初衷。

我們不能阻擋生死,但是可以在活著的時候,力所能及地傳承孝道,不讓自己留下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遺憾。

看著親人過世,雖然內心有萬般不舍,但是內心平和,就不會嚎啕大哭了。


04

第三,感受親人在病痛中掙扎的人,認為「過世」是一種解脫,不必憂傷。

有一些老人,在過世之前,連續多年都在病痛之中,活得生不如死。每一天,都躺著,苦苦煎熬。

我的大舅媽,七十多歲的時候,患了癌症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,控制了病情。可惜好景不長,只是兩年時間,癌症複發,給她帶來了很多的痛苦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