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退休金3萬!侄子喊我「去他家過年團員」 卻不料半夜聽到「侄媳婦的打算」我嚇得趕緊走人
導語:
有人曾說:只有女兒的老人,老了可以依靠同宗侄子養老,然而,現實卻是天方夜譚。
深以為然!我是林宗海,今年62歲,退休金有3萬,老伴走了多年,獨生女兒在國外。
本想著,再找個老伴搭夥養老,怎奈跟比我小的單身女士搭夥一段時間,終究散了。
大哥給我打電話,讓我將來投奔他那裡,由本家侄子給我養老送終,也是很好。
想著畢竟是親大哥的兒子,親侄子跟自己親兒子是一樣的,心裡多少安慰些。
前幾天,侄子喊我去他家居住,跟大哥大嫂在一起過年,內心歡喜雀躍,還是至親好。
然而,我到侄子家,不過三天,聽到侄媳婦的打算,我趕緊「逃回家」,再也不想了。
來自62歲林宗海的自述,真實而又心酸,單身老人的養老到底能依靠誰?
我叫林宗海,今年62歲,退休2年,每月有3萬退休金,獨生女兒在國外定居。
老伴走了多年,也曾跟一個比我小7歲的單身女士搭夥相伴,怎奈,最終還是敗給現實。
女士的兒子結婚,她跟我提出幫忙,張口便是借100萬,既不打借條,也不說清各種緣由。
她說:「你女兒不在身邊,將來你老了,是要指望我兒子,算是你提前給自己投資吧。」
我不想做「冤大頭」,100萬對於我來說,不是沒有,只是這樣的投資,註定竹籃打水。
女士因這些說我小氣,不夠男人,收拾自己的行李搬走了,說自己跟誰都比跟我好。
退休後,有個老同事有想法,不過她提出領證,我不想給自己找麻煩,便婉言謝絕。
人生一世,誰都是塵世間裡的孤旅,終究要一個人獨行一段路程,接納現實就好。
我的親侄子,是我從小就疼愛的孩子,而且,我們兩個長的也很像。
年輕時,我就曾想過,親侄子比任何人都可靠,畢竟還有點血脈相連的關係。
我退休那年,大哥喊我回老家,跟小時候一樣,我們居住在一起,相互幫扶著養老。
歷經一些事情,我也想明白,與其把金錢和感情都奉獻給虛偽的人,不如給至親。
侄子來家裡接我,說是哥嫂已經到侄子家了,我過去正好跟他們做伴。
開心地跟著侄子回家,進門就被濃濃的親情圍繞,侄媳婦準備了豐盛的飯菜。
我和大哥小酌幾杯,侄子家的兩個小孩子,在身邊左一句「叔爺」,右一句「爺爺」。
喊得我內心暖暖的,這樣的氛圍,才是真正的天倫之樂。
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,看著他們歡快的樣子,內心還是很開心。
嫂子一直在廚房忙碌,說這麼多年,我對他們的幫助,現在終於在一起了。
許是心情好,跟大哥多喝了幾杯,半夜起來,聽到侄子跟侄媳婦閑聊。
本也沒什麼,卻讓我聽到侄媳婦的算計,她讓侄子跟我套近乎,先跟我借錢。
再跟我哭訴,以自己做生意為理由,最好把我留下來跟哥嫂一起養老。
這樣,不僅能夠享用我的退休金,還能讓我把所有養老錢拿出來投資。
最好我能賣了老房子,在這附近購買養老房,寫侄子的名字,這樣他們就不愁了。
也許是夜深,侄媳婦越說越開心,聲音有些大,讓我聽得太清楚,內心不是滋味。
假裝著沒聽見,咳嗽著去了衛生間,思考著該如何做?
對於這個侄子,從他小時候,我便開始資助他,各種玩具,讀書花錢。
已逝老伴曾說我「重男輕女」,對自家女兒,都沒有對侄子好。
也許,這就是男人們對「兒子」的情結,自己沒親兒子,對侄子卻格外上心。
第二天,假裝什麼也沒有,跟哥嫂繼續歡樂地相處,四處走走,看看。
大嫂詢問我身體狀況,還問到再找老伴的事情上,我說沒有這個想法。
大哥鼓動我回老家跟他們一起養老,說守著親侄子,跟親兒子一樣使喚。
侄媳婦依然熱情地招待我,對我各種噓寒問暖,說很多場面上的話。
我沒了剛來時的激動,內心多少有些倔強,認為自己被至親算計了。
人情似紙張張薄,世間真情如翻書,世態炎涼,人情反覆。
原來所有關係都靠不住,終將在人性的發酵下變了味道。
是我高估了親情的溫暖,也是我自己把事情想得太過於簡單純粹。
人心本就經不起揣測,人性向來經不起考驗,既然知道了,還是回家好了。
假裝家裡有些急事,給大哥大嫂留下5萬過年費用,父母不在了,長兄如父。
這些也算是我對哥嫂的敬意,回到自己的家,安靜地獨居,再也不奢望誰了。
大家說我這樣的做法對嗎?有人跟我一樣,也曾把養老寄托在侄子身上。
禪心有話說:
如果說,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依賴,長大後,孩子就成了父母的依賴。
獨生女的父母,尤其是獨居父母,走到人生暮年,女兒遠嫁,或者在國外。
父母能做的便是開心地享受當下的每一天,高品質地活著,活一天快樂一天。
不要期待沒有血緣關係的至親,因各種原因,期待越多,內心失望越重。
單身的父母,到了晚年,是選擇抑鬱地活著,還是快樂地活著,是地獄與天堂之別。
把自己的晚年寄托在別人身上,不如趁著自己還未到晚年,未雨綢繆做好準備。
若能跟女兒近一些,不妨在女兒家附近居住;若沒有條件做到,那就接納孤獨老去。
很早就有人說:我們這代獨生子女的父母,不論是夫妻兩個,還是只有一個老人。
最終的歸宿是養老院,子女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承擔,他們沒有能力撐起我們的晚年。
提前做好心理和經濟準備,就不會被所謂的至親「矇騙」,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。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