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退休金3萬!侄子喊我「去他家過年團員」 卻不料半夜聽到「侄媳婦的打算」我嚇得趕緊走人

最好我能賣了老房子,在這附近購買養老房,寫侄子的名字,這樣他們就不愁了。

也許是夜深,侄媳婦越說越開心,聲音有些大,讓我聽得太清楚,內心不是滋味。

假裝著沒聽見,咳嗽著去了衛生間,思考著該如何做?

對於這個侄子,從他小時候,我便開始資助他,各種玩具,讀書花錢。

已逝老伴曾說我「重男輕女」,對自家女兒,都沒有對侄子好。

也許,這就是男人們對「兒子」的情結,自己沒親兒子,對侄子卻格外上心。

第二天,假裝什麼也沒有,跟哥嫂繼續歡樂地相處,四處走走,看看。

Advertisements

大嫂詢問我身體狀況,還問到再找老伴的事情上,我說沒有這個想法。

大哥鼓動我回老家跟他們一起養老,說守著親侄子,跟親兒子一樣使喚。

侄媳婦依然熱情地招待我,對我各種噓寒問暖,說很多場面上的話。

我沒了剛來時的激動,內心多少有些倔強,認為自己被至親算計了。

人情似紙張張薄,世間真情如翻書,世態炎涼,人情反覆。


原來所有關係都靠不住,終將在人性的發酵下變了味道。

是我高估了親情的溫暖,也是我自己把事情想得太過於簡單純粹。

人心本就經不起揣測,人性向來經不起考驗,既然知道了,還是回家好了。

假裝家裡有些急事,給大哥大嫂留下5萬過年費用,父母不在了,長兄如父。

這些也算是我對哥嫂的敬意,回到自己的家,安靜地獨居,再也不奢望誰了。

Advertisements

大家說我這樣的做法對嗎?有人跟我一樣,也曾把養老寄托在侄子身上。


禪心有話說:

如果說,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依賴,長大後,孩子就成了父母的依賴。

獨生女的父母,尤其是獨居父母,走到人生暮年,女兒遠嫁,或者在國外。

Advertisements

父母能做的便是開心地享受當下的每一天,高品質地活著,活一天快樂一天。

不要期待沒有血緣關係的至親,因各種原因,期待越多,內心失望越重。

單身的父母,到了晚年,是選擇抑鬱地活著,還是快樂地活著,是地獄與天堂之別。


把自己的晚年寄托在別人身上,不如趁著自己還未到晚年,未雨綢繆做好準備。

若能跟女兒近一些,不妨在女兒家附近居住;若沒有條件做到,那就接納孤獨老去。

很早就有人說:我們這代獨生子女的父母,不論是夫妻兩個,還是只有一個老人。

最終的歸宿是養老院,子女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承擔,他們沒有能力撐起我們的晚年。

提前做好心理和經濟準備,就不會被所謂的至親「矇騙」,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。


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