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是「動不動就生氣」的人,生活多半是這樣…

  • 2024-12-26 14:47

中國作家莫言說:「你細心觀察一下你的身邊人,凡是動不動就生氣的人,沒有一個是智者,生活多半過得一團糟糕。」

寥寥數語,發人深省,詮釋了最深刻的人生哲學。

有句話說:「世上最沒用的兩件事,一是生氣,二是抱怨!」深以為然。

生氣不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,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。

人在生氣時,就容易情緒上頭、喪失理智。

理智一旦喪失,就容易衝動,衝動就容易做錯事。

心理學有個著名的「野馬效應」:

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,專門趴在野馬的腿上吸血。

有的野馬淡定得很,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;可有的就像被點了炸藥般,狂躁不安。

最終,那些憤怒的野馬在嘶吼和亂踢中耗盡了體力,最後因此喪命。

專家研究發現,蝙蝠的吸血量對野馬來說,不過是九牛一毛,根本不足致死。

真正的死因,是野馬自己那生氣、暴怒的情緒。

不得不說,生氣是一件非常無用的事,氣的是自己,傷害的也是自己。

說起來,歷史上也有不少類似的教訓。

就拿三國時期的周瑜來說,那可是個智勇雙全的大將,愣是被諸葛亮給「氣」了三回。

每次都被算計得團團轉,最後直接氣得吐血,英年早逝。

生氣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,傷了自己,如了別人的意。

這樣損人不利己,當真愚不可及。

來源:視覺中國

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:「一個人情緒的憤怒,說到底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。」

確實,大多數會生氣的原因,皆來自於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評價。

本質不過是自己不夠強大。

然而,用生氣來表示憤怒,無疑是最無力的。

聰明的人懂得,爭氣而不生氣。

德雲社創始人、知名相聲演員兼主持人郭德綱,幾乎是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。

但在10幾年前,知道他名字的人極少,而德雲社門口也是門可羅雀。

相聲圈沒有幾個人認可他,也沒有人願意承認他的相聲演員身份。

甚至有人公開嘲諷他:「一個吃大蔥的人,怎麼能與喝咖啡的人在一塊。」

面對這些風言風語,郭德綱沒有生氣,而是默默將所有精力都用於研究相聲表演。

為了維持德雲社的運行,他四處演出、做主持人來掙錢。

甚至在封閉的玻璃房待了整整48小時,兩天生活全在裡面,以供路人觀賞。

這樣的日子,一想起都是滿滿的苦澀。

後來郭德綱紅了,成為相聲大師,德雲社跟著聲名大噪、一票難求。

所以,與其將寶貴的時光耗費於憤怒,不如花在讓自己增值的事上。

與其生氣,不如爭氣;與其抱怨,不如改變。

古希臘哲學家伊索說:「人需要溫和,不要過度生氣,因為從憤怒中常會產生對易怒的人的重大災禍。」

真正成熟的人,早已把情緒調成靜音。

那些成功的人,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。

百度CEO李彥宏曾在發布會遭人潑水...

當天,他正在介紹新產品,突然有人衝上台,往他頭上就倒了一瓶水。

眾目睽睽之下,李彥宏沒有暴跳如雷。

只是淡定地用英語問道:「What's your problem?(怎麼回事啊?)」

一瞬間就把情緒收放自如,這才是李彥宏最為人稱道之處!

也看過這樣一個故事,一位知名企業家在會議上被問:

「面對市場的劇烈波動和公司內部動蕩,你為何還能如此淡定?」

他的回答是:「我能控制的只有我的情緒,至於外界的變化,我只能順應它。」

一個人情緒穩定的背後,是實力,也是格局。

拿破崙曾說過:「能控制好情緒的人,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。」

遇急不亂,遇險不驚,遇辱不怒…

心有多大,路就有多寬。

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,才是狠角色。

來源:視覺中國

其實,人人都有脾氣。

對於不如意、不痛快的事,總是會本能地產生不良情緒。

然而有句話是這麼說:「脾氣,發出來是本能,壓下去是修養。」

人生不順心事十有八九,不生氣,這既是高明的處世智慧,也是成年人的基本修養。

《增廣賢文》有言:「忍得一時之氣,免得百日之憂。」

不要讓自己的心情生病,不要讓壞情緒左右了你的人生。

往後餘生,做一個不動聲色的人,與廣大朋友們共勉。

來源:視覺中國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